痢疾,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症名字,主要指的是以腹痛、里急后重、大便次数增多且有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。在中医理论中,痢疾的主要病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:
1. 外感时邪:夏天暑湿之气较重,若人体正气不足,容易感受外邪侵袭,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,湿热内生,进而引发痢疾。
2. 饮食不节:过食肥甘厚味、寒凉食物或暴饮暴食等不好的饮食习惯可损伤脾胃,使水谷精微没办法正常转化吸收,湿浊停滞于肠道之中,形成湿热之邪致病。
3. 情志原因:长期情绪抑郁或者忽然受惊愤怒等状况会干扰肝气疏泄功能,致使气机郁滞,进而影响到脾的运化和大肠传导功能,促进湿热内生而发为痢疾。
4. 体质虚弱: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导致身体机能降低,尤其是脾胃功能减弱时,容易遭受各种病邪侵袭,从而诱发本病。
5. 其他原因:如过度劳累、久坐不动等也会成为诱发痢疾的原因之一。这类原因均可能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,为外邪入侵创造条件。
以上就是中医对痢疾病因的一些基本认识,在实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行辨证施治。
相关文章推荐